找到相关内容708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4)

    章 结论   从整个世界自古至今文化发展情况来看,任何一种文化不管发展的多么光辉灿烂,如果故步自封,抱残守阙,又没有外来的新成分注入,结果必然会如夏日夜空的流星般销声匿迹。中国与印度都是世界上文化极...灿烂的文教政绩,但经几次异族入主,改朝换代以后,则不复往日声威,这与中国以文化同化融合异族自不可同日而语。主要的关键则在于中国的含蕴恢宏、量大能容,而印度民族的保守性太强,不愿接受外来文化之所致(如他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0054640.html
  • 论《新唯识论》与《成唯识论》

    以及武院方面太虚、印顺撰文予以评破。 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如何吸收外来文化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有益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唯识学以及熊子本人的思想学说,所以特别著此文来加以探讨。   一 ...根本的差异,一言以蔽之,此乃充分地体现出了一种彻底出世的文化同一种出世与入世交融的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除此之外,世界上还存在有一种与此两者都截然不同的彻底入世的文化,它的典型代表就是西方或西洋文化。对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0454710.html
  • 四川的佛教道教文化

    确切地讲,四川的摩岩石刻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石刻风格既体现了与全国各石窟石刻的一脉相承,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是传统文化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典范。  (一)石刻特色  1、分布广泛,规模宏大  ...四川的佛教道教文化  第一节 四川的佛教文化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文化移入”过程,并形成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三大分支。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汉、藏语系佛教都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0855259.html
  • 评介吴汝均《佛学研究方法论》

    研究者再加以反省的。  [ii] 不过,作者并未就格义的深刻义加以处理,也就是说,以文化的观点察看不同的文化在遇合时,其作为主体的本土文化如何与外来文化互动,在这之间思想传递的有效性(例如翻译的问题...南北朝重门阀、重祖先系谱文化的显示。笔者认为姑且不论论点适切与否,就这个部分来看,是将考据的成果结合思想史的初步表现。从玄碛《楞伽人法志》到《楞伽师资记》再到张燕公《大通禅师碑》都没有提到神秀有何文记...

    薛淑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0955619.html
  • 缅甸佛教的传入及其早期发展

    ,骠人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印度的佛教信仰,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加以改造。这表明,对于南亚的锡兰和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来说,上座部佛教最初都是异质的外来文化,尽管人们称上座部为比较“纯粹的”...传入与国家起源和发展的关系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为进一步探究上座部佛教对缅甸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的影响做些铺垫。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一、学术界关于佛教传入缅甸的不同见解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

    李晨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51655750.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2)

    西夏的入侵形成尖锐的民族矛盾,华夷之辨是维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传统的儒家文化相冲突,自然被视为异端邪说。三是民族矛盾引发社会危机,宋代统治者和一切有识之士都把注意力集中到...第二章A“文字禅”的阐释学语境:宋代士大夫的禅悦倾向  第一节M参禅学佛与文化整合  士大夫的参禅学佛活动,在北宋中叶以前,大抵和晚唐五代相类似,总体说来水平不高,规模不大,除了杨亿、晁迥、王随、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略论汉藏教理院在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文化思潮,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内外西方文明的强大挑战,如何进行回应以及中华文化转型的方式和途径问题,成为中国知识界的重大课题,传统的佛、儒、道三大文化主流如何反思其传统、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养分、如何...略论汉藏教理院在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作者: 多尔吉 王川 何洁   在民国时期(1911-1949)的藏传佛教与藏族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建于川藏邻近的山城重庆绍云山的“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

    多尔吉 王川 何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4756097.html
  • 慧能与“无相戒”法

    伦理观,而具体呈现出的实践层面便是可闻可见的戒律样态。  中华民族文化体系自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已奠定,并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诸学辅佐的多元文化格局,在道德规范、礼俗规制、伦理纲常和心理定势方面,都有一个较为稳定牢固的精神信仰机制。所以,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初传中国首先所接受的就是来自这一古老文明对它的审视和鉴别。印度佛教戒律传至中土,也随当时的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发生了很大的...

    无相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92556206.html
  • 诗悟与禅悟——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

    面对外来文化,中国人的语言文字与生活习性,都可以窥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根据中国人的这些思维方式,我们更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文化内涵与中国历史的特色。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常常受到人们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王晓路.文化语境与文学阐释——简论西方汉学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2(2):71-78.  [6]徐碧辉...

    刘艳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256248.html
  • 宋代台、禅二宗法统说之争

    佛教法统观念的出现,首先是与南北朝时的佛、道之争有关。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势必受到中国固有文化的排挤。佛教流行中国以后,中国人常怀疑它的真实性,《老子化胡经》之说早已流行。太武帝毁法时所下的...佛法的领导中心;一代大师,负起佛教的摄导与护持的责任,为佛法的表率与准绳。[3]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加上本身的复杂,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经数百年的发展,遂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1956582.html